半岛全站·(中国)官网平台

NEWS

新闻中心 分类

半岛全站“主旋律电影”开启新时代

时间 : 2023-08-30 19:53:53

  半岛全站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主旋律电影”成为了被频繁提及的热门词汇,就连金爵电影论坛的日程中,也专门安排了一场以“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索”为主题的讨论。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影节一直被视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晴雨表。因此,这届影展对主旋律的高度关注,一定程度上表露着行业对于自身发展进路的某种共识,或者至少是对现实境况的一次及时反映与总结。

  2020年,全球电影产业都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据年末发布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全球影院票房需要五年时间才有望恢复至2019年的市场规模。中国电影当然也无可幸免,经历过179天的院线年前的水平。但不幸之中也有奇迹。同样在这一年,中国电影凭借《八佰》首次登顶全球票房宝座,其中仅《八佰》《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三部作品就贡献了近35%的份额,《八佰》更是以31.11亿元的成绩成为了全球年度票房冠军。

  这一势态在随后依然延续着。2021年半岛全站,中国电影蝉联全球票房第一,超过10亿元的11部影片中,有4部是主旋律作品,《长津湖》57.75亿元的票房还打破了32项影史纪录。进入2022年,元旦和春节两个重点档期,《穿过寒冬拥抱你》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明显的优势成为各自档期的领跑者;3月以来,对新一轮奥密克戎疫情的防控让电影市场再次跌入冰点,全国一半以上的影院暂停营业,仅有3部影片的票房超过1亿元——排片比例逐渐下调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仍然稳居首位。

  在电影产业元气大伤的至暗时刻,主旋律作品不仅以出众的市场结果证明了其强大的号召力,更挽住了属于中国电影的一线生机。在这个意义上,那场上影节论坛中关于“主旋律电影就是新主流电影”的讨论,远未结束。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主旋律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1949年后半岛全站,中国电影承载了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功能,同时在“统购包销”的管理政策和经营模式下,全面呈现着浓重的“主旋律”性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开始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滑坡,于是各大制片厂纷纷转向所谓的“娱乐片”,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娱乐片”产量已超过当时年均总产量的50%。鉴于此,1987年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明确提出了“突出重点、坚持多样”、坚持“文艺的主旋律”的要求,这一精神随后被总结为 “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并最终在1990年正式成为新时期电影创作指导方针。但正因如此,主旋律的概念也长期处于一种刻板的状态。事实上,主旋律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就认为,主旋律至少可以有三种理解:“一种理解是,主旋律是带有价值导向和思想导向的这样一种电影;另一种指向是,它是携带着真善美正能量大制作的电影;第三种就是只突出价值宣传,所谓正能量、制作规模不在它的考量范围之内。”

  2002年,伴随新的电影管理体制开始实施,中国电影的全面市场化时代拉开了帷幕。主旋律电影在逐渐成熟的工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中,也很快迎来了新的起点。2009年,一部《建国大业》横空出世,172位明星参演的空前阵容带来了充足的线亿元的票房领跑了当年度国产电影,成为仅次于《2012》和《变形金刚2》两部好莱坞巨制的票房季军。与此同时,《风声》《南京!南京!》与《十月围城》三部主旋律作品也跻身到了票房十强的行列。这是主旋律电影第一次集体性地展现出不可忽视的商业价值,为主旋律的市场化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1年,《建党伟业》沿袭全明星模式,再次拿下超过4亿元的票房,位列当年第七。不过,这几部电影仍旧属于依托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基础上的献礼作品,尤其像《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无论拍摄、宣传还是排片,都享受着不同程度的政策倾斜。2013年的《中国合伙人》、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和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则完全脱离了重要历史节点的辅助,并开始以民营公司为主导,更纯粹地开拓着主旋律电影的商业版图。最值得珍视的是,陈可辛、徐克、林超贤三位来自香港的导演,还将香港电影的成熟经验融入了这一题材的创作,做出了主旋律作品类型化的关键探索半岛全站。

  2017年是主旋律电影的又一个标志之年。这一年的8月1日,是建军九十周年的纪念日,提前一年就已开机的《建军大业》被电影行业当作了最重要的献礼。只是谁都没想到,最终的赢家并非这部被寄予了政治和市场双重期待的鸿篇巨制,而是和它同一天上映的《战狼2》。上映当日仅4个小时,《战狼2》便以《建军大业》一半的排片率获得了两倍的票房,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又一直以80%左右的票房占比碾压同时期的所有影片。由此,《战狼2》成为了首部观影人数突破1亿人次的影片,并将中国电影票房纪录一举提高到了56亿元。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数据意义上的超越,它宣告着“建国三部曲”所建立的创作模式走到了其在主旋律发展史上的停靠站。单纯依靠明星吸引力,已无法满足视野愈发广阔的新一代观众,《战狼2》超级英雄的叙事结构和高潮迭起的动作场面,才有可能在实现观影效果的延伸处点燃民族激情。同时,比起图解历史的展示,骨肉丰满的当代故事或许也更容易触达大众的情绪核心。

  从《战狼2》开始,主旋律电影彻底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2018年,在诸多方面与《战狼2》相似的《红海行动》拿下了票房冠军,这部电影也作为博纳影业“山河海”系列的收官之作,完成了其在主旋律领域的尝试。2019年他们继续推出 “中国骄傲三部曲”,其中的《烈火英雄》和《中国机长》双双入围年度票房前十。此外,他们与华夏电影等数家公司联合出品的《我和我的祖国》,在全明星演员的基础上加入了“导演梦之队”,也创造出了31.2亿元的成绩。

  还是在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在“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思路旁边,又独辟蹊径地实现了“类型电影主旋律化”的一次成功进阶。作为中国的首部科幻巨制,该片不仅登上了影史票房榜第五名,也引发了外媒的极大关注。美国《》称“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则评论道:“拯救地球不只是美国一家的事了,这次是中国人在危急关头带领全世界参与救援行动。”《人民日报》称赞该片不仅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电影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充分体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主旋律大片时代已经全面展开,正如彼时刚刚参与过《我和我的祖国》的导演文牧野在一次采访中所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下一个十年的主题很有可能是爱国主义电影。”不久前,当他带着新片《奇迹·笨小孩》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再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该拍的东西。”也正基于此,在这场随疫情降临的电影寒冬里,主旋律电影才在一片萧索中顺理成章地显现出一点对市场的支撑力。(中国新闻周刊)

  西藏日报社主办24小时新闻/广告热线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9邮发代号:67-20

网站导航

HTML地图 网站地图